新闻网站转企改制向纵深推进

时间:2011-05-10  来源:酷遨网络

  截至2010年底,人民网、新华网、东方网等10家重点新闻网站的转企改制试点已基本完成。本版通过《点击重点新闻网站》专栏,曾给予持续的关注。日前,新一批重点新闻网站转企改制已经设定时间表。他们面临怎样的挑战和转变?完成试点的网站积累了怎样的经验?全面推进重点新闻网站转企改制对于我国传媒业的发展究竟会带来什么?请关注本期报道。

——编者

“决绝”之变

十几名有着人民日报事业编制的人民网创业“元老”,现在都已舍弃体制内身份,纯粹作为人民网这家互联网企业的员工继续“冲浪”

十几名有着人民日报事业编制的人民网创业“元老”,现在都已舍弃体制内身份,纯粹作为人民网这家互联网企业的员工继续“冲浪”。对走在转企改制和融资上市路上的人民网而言,这颇具象征意义,但只是转型的一点点内容。

在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层背景下,从2009年10月启动的全国重点新闻网站转企改制试点工作,设定的转企改制和融资上市的目标,使人民网、新华网、东方网等这些原本体制内的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和地方重点新闻网站,从此和“体制”挥别,既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又面对残酷的市场搏杀。尽管对人民网来说,企业化运行管理不是一件完全新鲜的事情。从2005年设立公司,人民网已经进行了6年多的企业化市场化运营。但这次的改变是最为“决绝”的。

“人民网目前势头不错,以两位数的速度在发展,但这是滚动发展。如果要跨越发展,就要借助市场和资本的力量。”人民网总裁兼总编辑廖玒说。

按照既定计划表,截至去年底,人民网、新华网、东方网等10家首批试点网站的转企改制工作已基本完成。根据调查反馈,转企改制后的这些重点新闻网站市场竞争意识显著增强,新业务快速发展,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在搜索引擎、手机报、手机电视、互联网电视、电子商务、电信增值、动漫游戏等新媒体业务,这10家网站都有大的动作。

3家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和7家地方重点新闻网站成功“试水”并积累经验后,第二批中央新闻网站和省属新闻网站的转企改制目前也已设定时间表,全面推进重点新闻网站转企改制工作正在铺开。

最难办的一种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的优势在于官方背景的权威性、公信力和渠道关系,还有母体机构采编体系的支持

中国互联网的第一个十年,在商业网站从容地进行资本运作,建立起多层次、多元化盈利模式的同时,体制内的重点新闻网站在新闻传播、引导舆论方面也占据了主阵地,地方新闻网站也确立了自己“区域性门户”网站的地位。但中国社科院新闻所副研究员闵大洪同时指出,由于市场竞争力没有同步跟进,反过来已经在制约这些体制内新闻网站传播力、影响力的提升。

“无论是资金、技术、人才等整体实力,还是内容、营收等具体层面,中央新闻网站与商业门户网站还有相当的差距,主要还是观念、机制上的原因,中央新闻网站在用钱用人、内容建设等方面条条框框太多,不能灵活应对市场竞争,也就是不能像商业网站一样以市场为导向。”中新网副总裁陶光雄说。

体制内的新闻网站可能是最难办的一种网站,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都被认为是非常艰难地走出来的。即便如此,经过10多年努力,中央及地方新闻网站建设也为有效占领网上舆论阵地,确保网上正确舆论导向发挥了关键作用。陶光雄认为,中央新闻网站的优势在于官方背景的权威性、公信力和渠道关系,还有母体机构采编体系的支持。比如中新网的核心竞争力就在于通讯社的原创新闻采集能力和独特的新闻报道风格。

全国重点新闻网站转企改制也正是着眼于这些问题启动试点,逐步全面铺开。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运用上市融资等经济手段,提升新闻网站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增强新闻网站综合实力。实际上,这既是新闻网站转企改制的重要任务,也是新闻网站转企改制的主要目标。

“转企改制、上市融资的目的就是要让中央新闻网站在市场竞争中做强做大,从而更好地发挥网络宣传报道和舆论引导的主力军作用。”陶光雄说。

体制内的重点新闻网站天然具备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但同时资金实力、技术水平、经营规模等与商业网站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必须通过改革和转变体制机制,把新闻网站推到市场中锤炼,充分发挥市场和资本的作用。

陶光雄认为,转企改制、上市融资应该是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做大做强的最好方式,中央做出这样的部署,也是在充分调研后决定的。“当然也有其他的方式来做大做强,比如国家制定政策壁垒,实行某种形式的垄断,但这显然与我国体制改革的方向相违背。”

以中新网为例,目前中新网基本上是一个事业单位与市场公司相结合的管理架构,转企改制后将会借鉴其他网站的经验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重构管理层,转企改制可使中新网充分利用市场资源壮大自己,能够更加灵活地应对市场竞争。

 

Copyright Right © 2009-2023 kuaonet.com Powered By 上海网站建设 酷遨网络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