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苹果App Store里猛砸钱可能对推进应用排名没什么作用。以色列人Talmon Marco在开发自己的免费语音通话应用的时候也深知这一点,因此他没有为那款叫做Viber的App做任何推广或者任何公关。
但Talmon Marco也没想到的是,2011年2月,在Viber登录苹果App Store之后两个月,它就跻身世界各地苹果应用商店免费应用下载前五名。并且到2月底为止,下载用户数量已经超过1000万。
Viber并不是 Talmon初次创业产品,在此之前,他还创建过两家互联网公司iMesh和Expand Networks。前者是个音乐分享社区,后者则致力于开拓广域网技术并且成为行业领先者。Talmon Marco本人还拥有两项与通信有关的专利。
这不是个眩目的简历,最初媒体也没有给予Viber太多关注─市场上已经有多款类似的通话软件了。2008年4月,在PC客户端上颇为成功的 Skype就推出了移动版本。Google公司推出的Google Voice也从2009年6月开始测试,它能把多个号码整合为一个,可免费拨打美国和加拿大境内的任何电话,国际电话的费用也远低于电话公司。
在移动VoIP(网络电话,即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应用里,Viber出现得其实有些晚。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个应用也过于简单了。在它刚上线的时候,Viber只有语音通话功能,不能发短信,也不能视频,所以它既不是第一个语音通话软件,也不是功能最全面的。但是,Viber却成为了那个脱颖而出的颠覆者。
最直接的理由可能是,Viber让自己比其他任何一款应用都更像电话。也就是说,它不用像传统VoIP软件那样建立自己的账户,然后添加好友名单。Viber会自动识别用户手机中的联系人名单,并将已经安装了Viber的联系人列出来,用户可以直接给这些用户拨打VoIP电话。
“简单说,用户不需要打开VoIP软件就可以直接接收VoIP电话,而拨打VoIP电话也和日常拨打联系人列表中的电话一样。”负责Viber 产品沟通的Cohen在Viber上线最初对媒体表示。
Viber显然更了解手机用户的行为方式。如果需要打开应用、登录、等待载入,才能拨出那个电话,很多人会失去耐心,尤其是在事情紧急的时候。
相比而言,同样提供免费语音通话的Skype只是把PC界面平移到了智能电话终端上。用户只有在使用者双方都在线时才能使用Skype App通话。另一方面,随时保持App开启可不是手机用户的习惯,更何况,它会耗电。
而Viber实现了后台运行,开启推送功能,用户不需要启动软件就可以接打电话。2011年3月31日,Viber升级2.0版本,加入了免费发文字信息的功能,这样,在打电话发短信这些基本功能上,Viber跟付费电话的功能已经没有任何不同。
更受关注的Android版本也开始进行测试,届时不论是iPhone还是Android用户都可以利用Viber免费通话。如果通话的另一方没有加入Viber,程序还会自动切换到普通通话。难怪Techcrunch有博客发文说,用户完全可以用Viber替换掉iPhone里的电话图标了。
在Viber之前,已经有一款名为WhatsApp的语音通话应用提供类似的服务。按照用户的各种反馈,WhatsApp的语音通话质量要比 Viber更稳定。但Viber的另一个制胜点在于:免费。如果积累起来一定口碑,而且又不收取任何费用的话,应用被下载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
苹果App Store是个看起来不需要什么推广技巧、但其实无比苛刻的地方。新进竞争者必须以更快的速度推广自己。但是,在网络语音通话应用市场上,使用人数越多的产品,获得新用户越容易;越是用户少的产品,越难获得新用户。
后台运行的确让Viber与同类通话软件相比占据了很大优势。就算你用的不是手机,而是苹果的iPod Touch,一样可以用Viber打电话。不过,让Viber获得病毒式传播的原动力,是它可直接调用通讯录信息,不需额外注册。
这是Viber轻巧地避开推广困境的绝妙点子:它没有试图在手机上重新建立起新的社交平台,而是直接将自己植入到用户的通讯录关系中。
当你从App Store上免费下载Viber之后,只需要输入手机号码并进行验证,Viber会自动导入你的通讯录联系人,你就可以和其他Viber用户免费通话了。当你在自己的手机通讯录里看到朋友名字后面带着紫色Viber图标(表示他们已经加入Viber)的时候,多少还是会生出一种“哇,原来你也在这里”的惊喜感。这种惊喜,会催促你迫不及待地邀请那些还没加入Viber的朋友快点加入。
相比无数应用里的“邀请你的朋友”设置,Viber不是转入社交网络图标或者让你给朋友发一封邮件,它能自动生成一个短信页面,而你需要做的,只是在现有通讯录里挑选一个朋友的名字而已。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能你的朋友每天都能收到N封认识或者不怎么认识的人发来邀请加入某个社区的邮件(想一下开心网),而他们对此最普遍的回应就是置之不理,或者丢进垃圾邮件箱。越来越少的人会在“嘿,你的朋友在使用这个,你也来试一下吧”的鼓动下真的兴奋起来,他们只是需要最简单的推送。比如说,一条编好的现成短信。
Viber在研究用户心理上的确很有一套。那个自动导入的通讯录会出现专门的Viber用户栏,因此你不必再辛辛苦苦寻找到底谁才是自己的同类。当你的既有联系人新加入Viber网络之后,你会收到一条短信一样的推送信息。为了区别于GSM或3G网络的来电,Viber还为其用户设置了新的铃声。
利用通讯录里的联系人信息,Viber获得了爆炸式的传播效果,但也使Viber遇到隐私保护的质疑。作为一款不夹带广告的免费软件,用户不知道Viber如何赚钱,因而也担心Viber会如何对待自己交付出去的手机信息。
Viber创始人Talmon Marco和新闻发言人,在问答网站Quora上不厌其烦地陈述Viber的隐私保护政策,强调调用通讯录信息只是为了提供免费通话服务。Talmon表示他绝不会做有损用户隐私的事情:“那样会毁了我们自己。”Talmon透露已经有一些通过增值服务获得收入的方式,但具体怎么做还没想好,“总之 Viber不会收费,或者靠附加广告获得收入”。
也许依然有人对Viber隐私保护抱有怀疑,但大部分用户还是对免费与自己的电话联系人沟通更感兴趣。这样就够了。